当前位置 :
下表为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7位主要疾病死亡率顺位1957年1999年死亡原因死亡专率(1/1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死亡原因死亡专率(1/1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呼吸系
更新时间: 2025-08-21 23:12:27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下表为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7位主要疾病死亡率

顺位1957年1999年
死亡原因死亡专率( 1/10 万)占死亡总人数的%死亡原因死亡专率( 1/10 万)占死亡总人数的%
1呼吸系统病120.316.86恶性肿瘤140.4723.89
2急性传染病56.67.93脑血管病127.1821.63
3肺结核54.67.51心脏病98.9216.82
4消化系统病52.17.31呼吸系统病81.6813.89
5心脏病47.26.61损伤和中毒36.956.28
6脑溢血39.05.46消化系统病17.863.04
7恶性肿瘤36.05.17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16.872.87
(注:死亡专率特指某种疾病的死亡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

(1)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死亡率最高的病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3)这些变化说明了______.

冯虎回答:
  (1)从表中可以得出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死亡率最高的病分别是呼吸系统病(死亡专率120.3、占死亡总人数的16.86%);恶性肿瘤(死亡专率140.47、占死亡总人数的23.89%%).   (2)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在1999年,呼吸系统病从死亡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七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亡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在1999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3)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科学研究证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倡科学的膳食、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癌症发生的方法.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由于呼吸系统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等疾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造成的,而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主要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这些变化说明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   (1)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   (2)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在1999年,呼吸系统病从死亡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七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亡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在1999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新更新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