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巴金的《日》,回答问题。
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了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1941年7月21日
1.俗话说:“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巴金在这里却赞美飞蛾为追求光和热而死,一贬一褒,截然相反,应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散文诗的写作意图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赞美飞蛾扑火和夸父追日的牺牲精神
B.揭示为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哲理
C.揭露当时备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寒冷世界
D.抒发作者追求光明,为了光明不惜牺牲生命的强烈感情
3.“夸父逐日”这个典故的内容是什么?请再写出一个与“夸父逐日”一样表现原始神话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