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试论述康德的"知性为世界立法"】
更新时间: 2025-08-29 14:19:03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试论述康德的"知性为世界立法"

兰鹏回答:
  知性为自然界立法”就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中所提出来的哥白尼式革命.哥白尼把认识的中心从人(地球)转向世界(太阳),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迷梦;康德则恰恰相反,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并不是像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不断积累和进化的过程,而是因为人具有某种超越经验(即先验)的认识结构,这就是他归纳出来的12个基本范畴,比如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等.他质问经验主义者,如果没有这些先验范畴,认识如何可能?但是他又指出,正因为它们是先验的,所以不能为经验所证明.通过这番证明,康德也回答了休谟对形而上学的否定和质疑,指出以休谟为代表的怀疑论者对因果关系和整个形而上学的指责是不对的.   知性为自然立法.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相似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categoricalimperatives)”:“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
政治推荐
政治推荐
最新更新
优秀政治推荐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