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六年级的阅读题,请大家帮我解决!
《挖断孩子前进的路》
一对农村夫妻四十得子,因而宠爱有加,在蜜罐中长大的儿子养成了一意孤行的脾性,做事毛毛糙糙,就连走路也走不好,时常跌进水田里,很是让望子成龙的父母焦心.
一天,孩子的父亲带一把铁锹去儿子上学必经的田埂上,在上面断断续续地挖了十几道缺口,然后用棍棒搭成一座座小桥,只要小心走上去才能通过.那天放学,儿子走在田埂上,看面前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小桥,很上一诧异.是走过去还是停下来哭泣?四顾无人,哭也没有观众啊.最终他选择了走过去.当背着书包的他晃晃悠悠地通过小桥时,惊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没有哭鼻子.
吃饭的时候,儿子跟爸爸讲起了今天走过一座座小桥的经历,脸上满是神气.做父亲的坐在一旁,夸他勇敢.以后,他上学的路上再也没有惹过麻烦.
妻子对丈夫的举措有些不解,丈夫解释道:“平坦的道上,他左顾右盼,当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双眼必须盯紧着路,因而走得平稳.”
如果不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设置一些障碍,一味地给他们提供顺境,让起想法不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等长大后,一旦遭遇挫折,他们必然会经受不住打击,而产生种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拖一把铁锹,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设置沟壑,把平坦的大道变成窄道,让孩子勇敢地走上去.这样,他们就会专注与脚下的路,才不至于误入歧途.
挖断孩子前进的路,培养他们脚踏实地的习惯,他们进后的人生就会少些失败多些成功.
1、依照下列词语的结构形式写出其反义词.
毛毛糙糙()晃晃悠悠()
2、孩子让父母焦心的原因是:(用“——”在文中划出)
3、爸爸在儿子上学的路上架设那么多的“小桥”的原因是();目的是();结果是().
4、你认为文中的三个人是怎样的人?
儿子:()
爸爸:()
妈妈:()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
6、写出你读文章最后一段话后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