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的思想主张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最终发展成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材料二现
更新时间: 2025-08-24 16:31:43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的思想主张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最终发展成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材料二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三 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指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请回答:

(1)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材料一体现了他的什么学说思想?后来的孟子从政治上对这一学说进行了怎样的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学说在公元前2世纪是怎样发展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的?

(3)材料二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

(4)材料三是如何对待儒学学说的?你认为汲取孔子“智慧”有何现实意义。

李梅峰回答:
  (1)根据材料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看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礼”,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从而形成了不同派别争相发表对社会对国家的见解.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主张,并将其发展为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2)依据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最终发展成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可知,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材料二中的“致命打击”指的是焚书坑儒,“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百家争鸣”.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束缚了思想.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落,奴隶制度解体,诸侯争霸,社会发生剧变.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百家争鸣”.战国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反对一切战争,提出以“仁政”治国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主张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具有朴素的环保意识.   (4)历史开放性题目,结合现实生活作答即可,意思相近即可.如:我们平时对待人和事都应该有仁爱之心,以德伴随自己,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充实和和谐等.   故答案为:   (1)儒家;“仁”;提出“仁政”.   (2)汉武帝实行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学成为封建王朝统治的正统思想.   (3)秦始皇焚书坑儒;“百家争鸣”;孟子.   (4)非常重视;我们平时对待人和事都应有仁爱之心,以德伴随自己,让我们活的更充实和和谐.
最新更新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