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填空题结肠盲肠的三个特征性结构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8-19 09:01:14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填空题结肠盲肠的三个特征性结构是什么

郭椿标回答:
  盲肠cecum:是大肠中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一段.在十二指肠右后方,可见到盲肠的一部分,拉开盲肠观察,是两条长的盲管,盲端朝后.   人体的盲肠作用并不明显,而植食性的动物则有一长袋状盲肠,特别是那些不能反刍以消化纤维素食物的动物.   1、周围关系   其周围均为间接腔隙(有时后内侧出现系膜),前为腹前外侧壁;后为后腹壁及髂腰肌;内为回肠及系膜窦;外为结肠外侧沟;上续升结肠;下对盆腔.   2、内部关系   有三个通道,即向内通回肠,向上通升结肠,向内下通阑尾.其表面的三条结肠带(网膜带、系膜带和独立带)集中于阑尾根部.   盲肠caecum是大肠的起始部,下端为膨大的盲端,左侧与回肠末端相连,上续升结肠,以回盲瓣与升结肠及回肠为界.回盲瓣是由回肠末端突入盲肠所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瓣.此瓣的作用为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盲肠位于右骼窝内,高位盲肠可在骼窝上方,甚至到达肝右叶下方,低位盲肠可到达小骨盆B内.   结肠(colon)   观察标本结肠横切片(H.E染色)   肉眼观察肠壁的粘膜染紫色,向外依次为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粘膜和部分粘膜下层向肠腔内的突起为半环形皱襞的断面,肌层局部的膨大为结肠带.低倍和高倍观察   (1)粘膜:无绒毛和环形皱襞.由内向外分为三层.   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含较多的杯状细胞.   ②固有层:含大量肠腺和较多淋巴组织.肠腺为单管状腺,开口在粘膜表面.细胞组成与上皮相同,无潘氏细胞.   ③粘膜肌层:为内环形,外纵行两层平滑肌.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细胞,无肠腺.   (3)肌层:为内环形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外纵肌在局部增厚形成结肠带.可见几条结肠带   (4)外膜:为纤维膜或浆膜.   结肠   colon   在右髂窝内续于盲肠,在第3骶椎平面连接直肠.结肠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大部分固定于腹后壁,结肠的排列酷似英文字母“M”,将小肠包围在内.结肠的直径自其起端6cm,逐渐递减为乙状结肠末端的2.5cm,这是结肠肠腔最狭细的部位.   (一)升结肠   升结肠ascendingcolon居盲肠与结肠右曲之间,其长度因盲肠位置的高低而异.升结肠后壁借结缔组织贴附于右肾和腰大肌前面,活动度甚小.   (二)横结肠   横结肠transversecolon起自结肠右曲,向左横行,止于结肠左曲.横结肠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大,横结肠中部下垂至脐或低于脐平面.结肠右曲rightcolicfiexure又称肝曲,位于肝右曲下方和右肾下端的前方.结肠左曲leftcolicfiexure又称脾曲,其位置较结肠右曲为高,接近脾和胰尾,故结肠左曲的位置较高较深.   (三)降结肠   降结肠descendingcolon自结肠左曲起,沿左肾与腰大肌前面下行,至左髂嵴处续于乙状结肠.   (四)乙状结肠   乙状结肠sigmoidcolon自左髂嵴水平开始,沿左髂窝转入盆腔内,全长呈“乙”字形弯曲,至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乙状结肠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骨盆侧壁,活动度较大.文字回答您可能会感兴趣
生物推荐
最新更新
优秀生物推荐
热门生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