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豌豆的圆粒(R)和皱粒(r)为显性,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将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产生的F1全是圆粒;然后将F1自交,获得的F2中圆粒与皱粒之比约为3:1(第一个
更新时间: 2025-08-26 02:09:16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豌豆的圆粒(R)和皱粒(r)为显性,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将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产生的F1全是圆粒;然后将F1自交,获得的F2中圆粒与皱粒之比约为3:1(第一个实验).再进行测交实验(第二个实验).根据题意回答:

(1)观察上述实验,是由___及其___两个实验构成的.

(2)观察第一个实验,由此提出的问题是___.

(3)观察第一个实验,由此提出的假说是___.

(4)第二个实验得出的结果是___.

(5)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___,研究分离定律的方法是___;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有独立性的___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某生物小组种植的纯种高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却确出现了矮茎后代,为探究导致矮茎豌豆出现的原因,将矮茎种子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再自花传粉,若为___,则其后代全为高茎;若为___,则后代全为矮茎.

侯增选回答:
  (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上述实验包括自交实验和测交实验.   (2)根据自交实验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后代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呢?   (3)实验的假说是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互不融合同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故F1产生了两种配子,它们的数量比是1:1.受精时,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才会出现两种表现型比是3:1的现象.   (4)测交实验后代比例为1:1的原因是Rr产生了比例相等的R、r两种配子.   (5)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研究分离规律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有独立性的等位基因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某生物小组种植的纯种高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却确出现了矮茎后代,为探究导致矮茎豌豆出现的原因,将矮茎种子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再自花传粉,若为环境影响,则其后代全为高茎;若为基因突变,则后代全为矮茎.   故答案为:   (1)自交 测交   (2)为什么后代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呢   (3)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互不融合同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故F1产生了两种配子,它们的数量比是1:1.受精时,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才会出现两种表现型比是3:1的现象   (4)子一代Rr产生了比例相等的R、r两种配子   (5)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假说演绎法 等位基因   (6)环境影响 基因突变
生物推荐
最新更新
优秀生物推荐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