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论语》材料二卫鞅曰:“治Z不一道,便国不
更新时间: 2025-08-23 03:07:43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论语》

   材料二   卫鞅曰:“治Z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上》

请回答:

(1)“管仲相桓公”后提出了什么口号进一步提高了齐桓公的号召力?“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找出材料二中卫鞅变法的理论依据。各国纷纷变法后,我国进入哪种社会形态

(3)据材料三归纳“商君”改革的措施。  

(4)上述两国的强国之路对我们今天的建设有何启示?

单泉回答:
  (1)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管仲改革;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和军制,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终成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主要围绕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推行县制、严明法令等方面进行变法,从而增强了秦国国力,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最终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各国纷纷变法后,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形态.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肯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打破了奴隶主世袭贵族的特权,确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3)由材料三里的“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可以推断,商鞅变法的措施就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   (4)发挥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也有很大的启示: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故答案为:   (1)“尊王攘夷”;齐国富国强兵,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封建社会.   (3)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   (4)要勇于创新:改革要顺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是强国之路.
最新更新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