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原理解释: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B.HF的沸点高于HCL,原理解释:H-F的键厂比H-CL的键长短C.2CO-=2C+O2在】
更新时间: 2025-08-28 10:35:40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原理解释: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B.HF的沸点高于HCL,原理解释:H-F的键厂比H-CL的键长短

C.2CO-=2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原理解释:该反应△H>0、△S<0

D.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原理解释:氨气是电解质

秦其明回答:
  A、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又因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而三氧化二铝在铝的表面,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A错误;   B、HF的沸点高于HCl是因为在HF中含有氢键,导致其沸点较高,故B错误;   C、反应的△H-T•△S>0时,则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当反应的△H>0、△S<0时,则△H-T•△S>0成立,故C正确;   D、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能导电的是氨水,不是氨气,氨气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最新更新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