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我国汉代最高的学府
更新时间: 2025-08-25 15:10:42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我国汉代最高的学府

龙庆华回答: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太学在办学育才、繁荣学术、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科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太学最早设立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讲授儒家经典.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西汉末年增至3000人,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10000多人.这些人学成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   历代太学都注重考试,但考试形式方法不尽相同.汉代太学为了培育“贤士”、“英俊”,“数考问以尽其材”.考试的周期,大致西汉时一年一试,东汉时两年一试.考试方法有“口试”、“策试”和“设科射策”.所谓“射策”,就是由博士把经书中的疑难问题书之于策,根据难易分为甲、乙等科,分别列置,应试者任意抽取问题回答.这种方法近似现代的抽签命题、自行解答的考试方法.桓帝时,更定课试之法,不限录取名额,以通经多寡授以不同的官职.这种注重课试、以试取士的做法,打破了世卿世禄、任人唯亲的制度,对于选拔贤德之才具有积极的意义.两千多年前的汉初就创造出太学课试的经验,在当时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以后历代中央官学的考试,都可看成是汉朝太学课试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汉代太学的兴盛,是跟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密切相关的.太学生考试通过之后就直接做官,即使不通过,也有补考的机会.除此之外,太学生回到地方之后仍然有到中央做官的机会.当时地方每年有一次举荐人才到中央任职的机会,入选者又多出自太学.所以,汉武帝之后,朝中为官之人多是读书出身.入太学、考试通经、做官,也就成为汉代学子的梦想.太学学子众多,最后能做官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人少年入学,到白发苍苍时仍未求得一官半职,生活潦倒.于是,朝廷曾经几次给60岁以上的太学生统一授予官职,算是皇恩浩荡了.
最新更新
热门历史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