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改革和创新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技术革新】材料一(1)读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3人物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
更新时间: 2025-09-01 13:40:21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改革和创新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技术革新】

材料一

(1)读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3人物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他的贡献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2)材料二指什么事件?“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什么措施?

(3)用材料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教民耕战”的历史作用。

【思想创新】

材料三

(4)材料三中两个同学分别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哪两家学派的治国主张?这一时期各家学派激烈交锋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贾沛回答:
  (1)读图1“战国农具”、图2“青铜牛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图3人物蔡伦改进造纸术,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使得造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从而使纸逐渐普遍使用,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2)据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材料二指商鞅变法;“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指统一度量衡.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变法规定: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据材料二“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商君”“教民耕战”的历史作用是“秦无敌于天下”.   (4)据材料三中小明所说的“刑罚”“权术”“威势”可知,材料三中小明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治国主张;据材料三中小东所说的“顺应情势”“自由发展”“社会自然和谐”可知,材料三中小东代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治国主张.道家的思想是以老子的学说为基础而发展的,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一切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庄子是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各家学派激烈交锋的“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故答案为:   (1)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改进造纸术.   (2)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   (3)“秦无敌于天下”.   (4)小明:法家;小东:道家.“百家争鸣”.
最新更新
热门历史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