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的标准化法,就是在一个指定的标准构成条件下进行率的对比的方法.当我们对两个频率指标进行比较时,应该注意这两组(或两组以上)对象内部构成是否存在差别足以影响分析结果,如果存在的话,可应用标准化法加以校正.这种经标准化校正后的率,称为标准化率,简称标化率(standardizedrate).率的标准化法有直接法的间接法.试以年龄别的标准化法介绍如下.
表20-3某年甲乙两厂石棉工的石棉肺发病比较
年龄组(岁)甲厂乙厂
接触人数病人数发病率(‰)接触人数病人数发病率(‰)
<45400410.08001012.5
≥456001830.02001050.0
合计10002222.010002020.0
如果观察人群中各组年龄别发病(或死亡)率已知,计算时就利用一组标准人口构成比来调整,求出标化率.现以表20-3资料示范演算:
该表资料若按年龄分组比较,则甲厂的两组年龄别发病率均低于乙厂,但是总发病率(合计)却高于乙厂,显然这是两厂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年龄构成差异很大的原故,应该进行标化后再比较.具体步骤如下:
(一)将标准人口构成的各年龄组人数(本例题是以两厂同年龄组人数相加作为共同标准构成)乘上原来相应年龄组的发病率,得出两厂各年龄组按标准人口计算的预期发病数(见表20-4第4栏和第6栏).
(二)分别把各年龄组按标准人口计算的预期发病数相加,得出按标准人口计算的预期总发病人数,再除以标准总人口数,即得标化发病率.
表20-4甲乙两厂石棉肺发病率标化演算和比较
年龄组(岁)(1)标准人口数(2)甲厂乙厂
发病率(‰)(3)预期发病数(4)=(2)(3)发病率(‰)(5)预期发病数(6)=(2)(5)
<45120010.01212.515
≥4580030.02450.040
合计200018.0*3627.5*55
*甲厂标化发病率:36/2000×1000‰=18.0‰
**乙厂标化发病率:55/2000×1000‰=27.5‰
通过上述直接法标化后,消除了两厂人口年龄构成差别的影响,得出甲厂石棉肺标化发病率比乙厂低,这就和原来的年龄别发病率的比较一致了.
二、间接法
如果在观察人群中,不知道各年龄组的发病(或死亡)率,而是利用标准人口的年龄别率与观察人群中相对年龄组人数相乘,求出年龄组预期发病(或死亡)人数的总的预期数,再与实际数相比,得出标化发病(或死亡)比[(standardizedincidenceratio,SIR)或(standardizedmortalityratio,SMR)];最后乘以标准人口总发病(或总死亡)率,得出该人群的标化发病(或死亡)率.该计算法就称间接法.其计算式为:
标化发病比(SIR)=实际观察发病人数/预期发病人数
或标化死亡比(SMR)=实际观察死亡人数/预期死亡人数公式(20.4a)
或标化发病率=标准人口发病率×SIR
标化死亡率=标准人口发病率×SMr公式(20.4b)
现仍以上述资料为例.设作者仅查得某年甲厂新发石棉肺22例,乙厂20例,并查明两厂原健康接触粉尘工人的年龄构成,但各年龄组的发病率不明,只好采用间接法求标化率.设已知全省石棉工业中,<45岁石棉工人石棉肺发病率为1‰,45岁及以上者发病率为2‰;总发病率为1.5‰,将此资料作为标准人口发病率以推算甲、乙两厂预期发病数,间接推算两厂标化发病率.详见表20-5和计算步骤如下.
表20-5甲乙两厂石棉工年龄标化发病率比较
年龄组(岁)(1)标准人口发病率(‰)甲厂乙厂
接触人数(3)预期发病数(4)=(2)×(3)发病率(‰)(5)预期发病数(6)=(2)×(5)
<451.04000.48000.8
≥452.06001.22000.4
合计1.510001.610001.2
(一)推算各年龄组预期发病数[上表:(4)=(2)×(3),(6)=(2)×(5)].如
甲厂<45岁组预期发病数=1‰×400=0.4
乙厂<45岁组预期发病数=1‰×800=0.8
余类推,并合计得甲厂预期发病人数为0.4+1.2=1.6
乙厂预期发病人数为0.8+0.4=1.2
(二)推算标化发病比(SIR),按公式(20.4a)
甲厂石棉肺标化发病比=22/1.6=13.8
乙厂石棉标化发病比=20/1.2=16.7
(三)推算标化发病率,按公式(20.4b)
甲厂石棉肺标化发病率=1.5‰×13.8=20.7‰
乙厂石棉肺标化发病率=1.5‰×16.7=25.05‰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不同标准化演算结果有所不同,但其趋势是一致的.如本例用两种标准分法算得的标化率,都是甲厂低乙厂.比较如表20-6.
至于选用那种标化法较好,主要决定于手头掌握资料的情况而定.一般认为直接法是以标准人群年龄中别人数为基准,分母大,所以比较稳定;而间接法用的是标准人群年龄别的发病率,分母是各厂的接触人数,数量相对少而不稳定.
表20-6不同计算法的标化率比较
单位粗发病率(‰)直接法标化率(‰)间接法标化率(‰)
甲厂18.018.020.7
乙厂20.027.525.1
三、标准的选择
选择一个标准构成的原则一般是:
(一)可以另选一具有代表性、内部构成相对稳定的较大人群作为构成标准.例如应用全国人口普查算得的人口构成为标准(包括年龄构成或年龄别死亡率等).
(二)可以将两组资料内部构成的各相应小组人数相加,成为两组共同标准.上述两厂比较就阳用此法构成标准.
(三)可以任选要比较的两组资料中任何一组的内部构成,作为两组的共同标准.
一般大面积的流行病学调查,常选用全国人口或全省(区)人口构成作为标准.举例示范如下:
例20.4某研究单位比较甲、乙两县食管癌死亡率如表20-7.
表20-7甲乙两县食管癌死亡率(1/10万)比较
年龄(岁)甲县乙县
人口数(2)人口构成比(3)食管癌死亡率(4)食管癌死亡率(5)人口数(6)人口构成比(7)食管癌死亡数(8)食管癌死亡率(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