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绿荫斋古桂记(清)戴名世①距虎丘三里而近,有朱氏园林,盖昔朱某翁先生之所创也。园昔为田为圃,先生买而为园。园之大二百亩,凡费金钱数万。其间竹
更新时间: 2025-08-28 23:42:27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绿荫斋古桂记

(清)戴名世

①距虎丘三里而近,有朱氏园林,盖昔朱某翁先生之所创也。园昔为田为圃,先生买而为园。园之大二百亩,凡费金钱数万。其间竹木水石、亭榭楼阁,重叠映带,极一时之盛。先生垂没而园分授诸子。于是其季子某间其东隔之绿荫斋,以读书其间,而时时召集门友赋诗饮酒,自是朱氏之园惟绿荫斋为最著。

②斋之东有古桂一株,盖百余年物,其枝四面分披而下,其中可坐数十人。每花开,召客宴集其下,绿叶倒垂,繁英密布,如幄之张,加藩之设,风劲花落,拂襟萦轴。行酒者伛而入,绕树根而周,客无不欢极情叹而去。

③天标尝导余游遍园中,台榭多倾圮矣,水或涸而石或颓矣,竹木存者十不及一二矣,苔生于牖,草环于亭,非复曩日之盛。而园中故有七松草。七松者,有松七株,盖宋、元时物。数里外望之,挺然离立云表。自先生没而七松地属某氏,某氏斧以为薪,存者仅一株,差小,以隔于朱氏之垣得免焉。呜呼!物理之盛衰,何常之有?良材异质辱于匹夫之手者多矣!吾悼七松,所以幸古桂之遇也。

(1)概括第①段中“自是朱氏之园惟绿荫斋为最著”中的“是”指的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对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试对其进行赏析。

(3)本文题名为《绿荫斋古桂记》,为何要在第①段写“朱氏园林”?

(4)下列对“以隔于朱氏之垣得免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___

A.因为被搁在朱家的院子内才免于被砍为柴。

B.把它与朱家的围墙相隔得以免于被砍为柴。

C.因它被阻隔在朱家围墙的外面才得以幸免。

D.把它阻隔在朱家围墙的外面从而得以幸免。

(5)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

童长忠回答:
  (1)“于是其季子某间其东隔之绿荫斋,以读书其间,而时时召集门友赋诗饮酒,自是朱氏之园惟绿荫斋为最著.”根据整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是”是指代前面三小句话的内容.   (2)采用四字短语的形式,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写出了宴饮时愉快的心情;或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树比作帐幔和藩篱,形象地写出了桂树的繁茂.   (3)《绿荫斋古桂记》点名了作者写作的主体,是绿荫斋的古桂.而绿荫斋是朱氏园林中的一个部分,是先生埋下之后为园,后来去世后,分给了各个孩子,然后才有了绿荫斋.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则写到了它的衰败,因此是第一段又是为下文埋下伏笔.   (4)以,因为;隔于朱氏之垣,搁在朱家的院子内;焉,被砍为柴.译文为:因为被搁在朱家的院子内才免于被砍为柴.故选:A.   (5)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如此文中的“良材异质辱于匹夫之手者多矣!”.   答案:   (1)朱家的小儿子得到绿荫斋,在这里读书交友.   (2)采用四字短语的形式,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写出了宴饮时愉快的心情;或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树比作帐幔和藩篱,形象地写出了桂树的繁茂.   (3)第一段写朱氏园林由繁盛到分给诸子的转变,既交代了绿荫斋古桂的由来,又为下文写朱氏园林衰败和七松被砍伐埋下了伏笔.   (4)A   (5)本文借对朱家园林的破落、古桂的经历和七松遭砍伐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忧伤,表达了作者对优异人才被埋没扼杀的不平和希望良材能够得到保护的渴望.
语文推荐
最新更新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