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题伤仲永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题伤仲永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2.解释加点的词(1)世隶耕()(2)未尝识书具()(3)借旁近与之()
更新时间: 2025-08-18 01:01:03
2人问答
问题描述: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题伤仲永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题

伤仲永

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2.解释加点的词

(1)世隶耕()(2)未尝识书具()

(3)借旁近与之()(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稍稍宾客其父()(6)余闻之也久()

(7)从先人在家()(8)受之天也()

(9)卒之为众人()()(10)今夫不受之天()

(11)泯然众人矣()(1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8.根据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1)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2)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

(3)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4)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可以说明,请举两例。

(5)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

(6)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黄保春回答: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题   伤仲永   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扳,通“攀”,拉.)(材,通“才”,才能.)(邪,通“耶”,疑问语气词.)   2.解释加点的词   (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识,认识)   (3)借旁近与之(与,给)(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是,这时)   (5)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6)余闻之也久(也,语气词,可不译)   (7)从先人在家(先人,已逝去的长辈)(8)受之天也(受,接受)   (9)卒之为众人(卒,最后)()(10)今夫不受之天(天,天生)   (11)泯然众人矣(泯然,)(1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谒,拜访)   7.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非常惊奇,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讨取仲永的诗作.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的,(就)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3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终成为一个普通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8.根据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1)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4)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可以说明,请举两例.   方仲永马上写了四句诗,并且在诗后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宗族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5)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   追逐利益.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6)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天才在于日积月累,聪明在于勤学不辍.一个人,天资再高,如果不勤奋学习,必干不成大事业.
郝金明回答:
  4.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于舅家见之5.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词义或用法。(1)父异焉( )(2)稍稍宾客其父( )(3)父利其然也(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邑人奇之( )6.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
最新更新
热门语文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