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有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涵着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