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一: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分析】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
更新时间: 2025-08-19 08:59:38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分析】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___(填符号),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解离出的Na+和Ca2+不同,所以性质也有不同.设计实验时可加入能解离出CO32-的试剂利用CO32-与Ca2+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这一特殊现象予以检验.

【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方案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
方案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请加
___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写出上述方案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___.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

实验二: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图实验:

(1)上述实验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

(2)小晶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推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___.

(3)为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小燕对沉淀C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___.
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
___.
(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要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___即可.

【方法感悟】若其他物质的存在对所检验的物质有干扰时,可先将干扰物质转化,再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荆林海回答:
  实验一:【分析】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   【设计方案并实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CO2+Ca(OH)2═Ca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二:(1)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说明不能同时含有硝酸钡和碳酸钠、硫酸钠,因为硝酸钡和碳酸钠、硫酸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钡、硫酸钡白色沉淀.   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含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则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硝酸钡.   向红色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和沉淀,说明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应为氯化银沉淀,说明溶液B中一定含有氯化钠,但氯化钠是生成的还是原混合物中的无法确定.   (3)沉淀C可能是碳酸钡或硫酸钡,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钡不与酸反应,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说明沉淀全部是碳酸钡,一定不是硫酸钡,即说明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   (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要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是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CaCO3↓+2NaCl.   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硝酸钡溶液即可,碳酸钠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不影响氯化钠的测定.   故答案为:实验一:【分析】OH-;   【设计方案并实验】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方法感悟】性质.   实验二:(1)漏斗;(2)硫酸钠;(3)稀盐酸;(4)BaCl2+Na2CO3═CaCO3↓+2NaCl;硝酸钡溶液.
最新更新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