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红豆树下陈歆耕①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当年钱谦益、柳如是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当年的红
更新时间: 2025-08-28 23:56:39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红豆树下

陈歆耕

①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当年钱谦益、柳如是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当年的红豆树。

②废墟反衬出了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

③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中,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红豆树,躯干之粗须数人伸臂合抱;虽已经是初春时节,可是它仍然面容枯槁,似有满腹忧愁;它的枝丫挺立,如利刃般直刺蓝天苍穹……

④唐代王维的咏红豆诗最有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是,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远近的老百姓把它视作“神树”,逢年过节,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树下烧香跪拜。这些善男信女在心中祈祷些什么呢?

⑤我收起了雨伞,索性让细雨浙浙沥沥地滴落在自己的面颊上。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在史海跋涉20年,用文言文写就、80余万字、厚厚三大卷的《柳如是别传》,让很多人不理一位史学大儒为何要耗费如许光阴,为柳如是这位曾经沦落风尘的女子作传?其实,只要熟悉柳如是全部人生经历的人就会明白,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翔实的历史记载。他是要为一位生于国破家亡的乱世,却表现出超凡民族气节和风骨的奇女子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而柳氏这样一种“风骨”,与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血脉、心灵上则是相通的。寅恪先生以此大著“痛哭古人,留赠来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先生的精神遗产时,是否存有几分愧疚呢?

⑥据记载,在钱牧斋80岁大寿时,柳如是为他做寿。恰逢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氏在明灭后降清失节不说,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非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往,做降臣命妇。没有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我坚信,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

⑦世间空余“钱牧斋”,“如是”风骨何处寻?从柳如是到陈寅恪,昂然挺立、傲视红尘的红豆古树,可以看作是他们人格的象征吗?

⑧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患软骨病的人……

⑨可惜的是,此刻,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推土机正在发出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一厘再造的红豆山压将在这里重现。令我忧虑的是:人工再现的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红豆山庄,加上熙来攘往的红男绿女,反倒会把孑然孤傲的红豆古树给淹没了--我更欣赏它现在的模样,一副卓尔不群的身姿!

⑩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思……

(1)文章开头以及中间多次写到春雨,有什么作用?

(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虽已经是初春时节,可是它仍然面容枯槁,似有满腹忧愁。

②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患软骨病的人……

(3)第⑤段为何要详细叙述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这件事?

(4)指出红豆古树的象征意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雷隆盛回答: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对“春雨”的描写自然是环境描写,故要结合着环境描写的一般性作用、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作答.文中多次描写春雨,渲染出了一种清冷的气氛,自然烘托出作者沉郁的情感,从下文钱柳故事的悲剧色彩来看,也起着点染作用.   (2)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①题,从句中“面容枯槁”“似有满腹忧愁”判断出,此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豆树的孤独、沧桑的形象.表达作者的忧思情感.②题,从句中“缺钙、患软骨病的人”这些词语分析,表现了作者对软弱,缺少骨气人的批判和鄙夷之情.   (3)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情节及其作用的能力.解答的时候,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理解.内容上,通过这件事情,能够反映出陈寅格的气质和精神,同时也是作者对世人渐渐丧失前人精神的痛心与遗憾;结构上,叙述这个历史人物及其故事,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为揭示文章的中心服务.   (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事物的象征意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红豆树的象征意义.从文章开头及第⑦自然段的内容分析,红豆古树象征着孤傲、坚强、卓尔不群,有风骨的精神和拥有此种精神品质的人.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应结合结尾 ⑧~⑩自然段分析.   答案:   (1)交代作者前往红豆山庄的时节,烘托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忧思.(3分)   (2)①拟人,将红豆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豆树的孤独、沧桑.表达作者的忧思.(手法1分,具体分析1分)②通过“缺钙”、“软骨病”,表达作者对软弱,缺少骨气人的批判和鄙夷.(手法1分,具体分析1分)   (3)内容上:突出柳如是超凡的民族气节和风骨,表达作者对柳如是、陈寅恪这些人不媚世俗的独立精神和伟大人格的赞颂.也表达作者对世人渐渐丧失前人精神的痛心与遗憾.(写出两点给3分)结构上:丰富文章内涵,暗示文章中心.(写出一点即给1分)   (4)红豆古树象征着孤傲、坚强、卓尔不群,有风骨的精神和拥有此种精神品质的人.(3分)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对民族气节与傲然风骨的呼唤和追求.(2分)
最新更新
热门语文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