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如图1所示,小明用光具座(0-100cm)、蜡烛、三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①我们需要让烛焰、凸透镜甲、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更新时间: 2025-08-29 22:17:42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如图1所示,小明用光具座(0-100cm)、蜡烛、三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我们需要让烛焰、凸透镜甲、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②此凸透镜甲的焦距是15cm,当烛焰在图一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要使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时,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将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③小明查资料发现物体距离凸透镜足够远时(大于10倍焦距),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近似等于凸透镜的焦距.他想用这种方法利用图1中的蜡烛和光具座来测量凸透镜乙的焦距(焦距大约为5cm左右).他应该把蜡烛放在___cm处,光屏放在___cm处,然后调节___,使光屏上的像最小最清晰.此时凸透镜和___的距离就是凸透镜乙的焦距.

④小明用凸透镜丙结合上述器材又做了一个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物距u/cm1416182022242630
像距v/cm3526222018171615
小明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丙放在15cm刻线上,如图2所示.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判断.以下情况不可能的是___

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a位置在44~46cm刻线之间

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

刘文波回答:
  (1)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便于观察.   (2)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物距介于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所呈像为放大、倒立的实像.幻灯机这一光学器件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要使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则像距变小,物距变大,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将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3)要使像更接近凸透镜的焦点,物距大于凸透镜的10倍焦距,物距越大,像越接近凸透镜的焦点.所以把蜡烛放在光具座的左端0cm,光屏放在光具座右端100cm处,将图中的凸透镜移至光具座上85cm刻线位置附近,然后调节凸透镜,使光屏上的像最小最清晰.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的距离就是凸透镜乙的焦距.   (4)A、由表格可知,当物距等于像距时,u=2f,此透镜的焦距f=10cm,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放在15cm刻线上,即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B、此时v>2f,即a的位置v>20cm,结合图象可知v在29~31cm之间,所以a位置在(29+15)~(31+15)cm即44~46刻线之间,故B正确;   C、当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说明此时物距和像距之和不变,以设想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则物距处于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2f>v>f,像的位置在10cm~20cm之间,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此时像的位置在16cm~35cm之间,而题目中指出光屏的位置不变,所以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时,光屏上是看不到像的.故D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①使所成的像完整的呈现在光屏中心;②放大、投影仪、靠近;③0、100;凸透镜;光屏;④D.
最新更新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