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作文论拿来与创新
更新时间: 2025-08-29 20:59:45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作文论拿来与创新

戴永长回答:
  拿来与创新所谓“拿来”,指的是从他人处学来自己所没有的东西.鲁迅先生曾呼吁:“我们要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然而是不是拿来据为己有就可以了呢?不,还要创新.   清代诗人袁牧曾说:“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酿者蜜,非花也.”如果说:“食桑”、“采花”可算作“拿来”,那么“吐丝”、“酿蜜”就是“创新”了.试想若蜜蜂采遍一千朵花,却酿不出一滴蜜来,或酿出来的还是花粉,人们还会像今天这样赞美它吗?蚕、蜜蜂这样的小生灵尚且如此,我们人类更应该懂得“创新”的价值了.若说我们比其他生物高级,恐怕就在于有一个大脑,我们可以“运用脑髓,自己来拿.”但我们的大脑不是容器,我们要再用一次“运用脑髓”,把拿来之物加以加工改造,使它放射出更加异样的光彩.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人类就是在创新当中发展进步的,如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沈括撰写《十二气历》、中国的四大发明、英国的工业革命……哪一次社会变革,科技进步不是智慧的人们创新的结果?当然,不“拿来”创新就无从谈起,就如不吃桑叶吐不出丝来一样,但若一味向先人拿来,惟“传统”是从而不创新的话,历史的车轮怎么转动?牛顿曾说,他之所以能摘取科学的桂冠,是因为站在巨的肩膀上.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肯定不止他一人,只因牛顿不满足于这个高度,敢于向上迈出自己的脚步,才有了“牛顿三大定律”的诞生,历史便记住了他的名字.   放眼当代,处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人们需要从“外面的世界”拿来,然而是不是就照搬西方那一套,当然不是,“开放”为了拿来,“改革”便要创新,我们采来“先进科学与管理技术”的花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酿出来的便是自己的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拿来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较之“拿来”更为不易.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蚕从吃桑叶到吐丝结茧经过六次蜕皮.然而若有一天,每个人都不仅能辛勤地“食桑采花”,更能“吐丝酿蜜”,那么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那必是如锦一样绚丽,如蜜一般甜美了.
最新更新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