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西方经济学问题单选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A.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B.是指
更新时间: 2025-08-25 13:43:44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西方经济学问题单选

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A.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B.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C.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D.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E.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2固定汇率:()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B.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3.乘数:()A.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B.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C.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D.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E.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4.总需求曲线:()A.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B.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D.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E.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5.国际收支平衡表:()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B.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6.储蓄函数:()A.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7.货币供给:()A.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B.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C.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D.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毕盛回答:
  DCDBADB
政治推荐
最新更新
优秀政治推荐
热门政治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