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改革是强国富民之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
更新时间: 2025-08-23 02:07:49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改革是强国富民之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原文大意:治理天下的方法不是一样的,管理国家不一定效法古代。所以商汤武王不遵循古代方法而能够称王,夏朝不改变礼教而灭亡,与古代管理国家相反方法的不可以否定,而遵循古代礼教的不值得称道赞扬。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谁?

材料二:“秦孝公任用卫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

材料三:“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财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

(3)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平民各自对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

(4)卫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材料四:下表为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贺赖
丘穆陵独孤
步六孤贺楼
材料五:《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诸北俗,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原文大意:今日起要停用鲜卑语,全部改讲汉语。30岁以上的人,习惯已久,一时很难改过来,30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必须改,故意违反此令,要降爵罢官。

(5)材料四、材料五体现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

(6)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白玫回答:
  (1)据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可知,材料中的“卫鞅”指的是商鞅.当时秦国支持变法的国君是秦孝公.   (2)据材料“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财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   (3)假如我是当时秦国的贵族,我会反对变法,因为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假如我是平民,会支持变法,因为商鞅变法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受到农民欢迎,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可以获得爵位和田宅.   (4)商鞅变法是成功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变法目的已达到,所以是成功的.发挥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评价历史上重大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要把变法(改革)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的发展.   (5)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用(讲/写)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仿汉制(管制、律令),学汉礼,尊崇儒孔,以孝治国,尊老养老.材料中表格表头可知,这是改革措施中的改汉姓,即把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材料中“北语”指的是鲜卑语,“正音”指的是汉语,“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要求官员都使用汉语,故意不使用汉语者,将降职或罢职处理.据此综合分析可知材料中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说汉语.   (6)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故答案为:   (1)商鞅.   (2)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   (3)秦国的贵族反对变法;因为变法废除了贵族特权.平民支持变法,因为商鞅变法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受到农民欢迎,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可以获得爵位和田宅.   (4)成功了;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变法目的已达到,所以是成功的.采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看变法(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杜会的发展;看改革者的目的是否达到.   (5)北魏孝文帝改革.   (6)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最新更新
优秀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