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析:童第周
童第周
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童第周十七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四十五分。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他再三请示,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来,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经过半年努力,他的功课终于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一百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二十八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几年来,那位教授一直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需要熟练的技术,还需要耐心和细心。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做成了。那位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这件事振动了欧洲的生物界。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也能办得到。”
⑴下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成功——落后——
贫穷——熟练——
⑵联系上下文,解释“才”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写在括号里。
①童第周十七岁才进中学。()
②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四十五分。()
③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他再三请示,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3)这一次争气和上一次争气有什么不同?
(4)本文主要赞扬了童第周的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