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他人回答
世界十二大濒临灭绝的动物
1、北部白犀牛(Sumatranrhinocerous).
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瓜兰巴国家公园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边境上,由于当初建园的初衷就是准备把该公园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因此建造者们不遗余力,圈起大面积的草地与树林.瓜兰巴国家公园拥有许多世界稀有动物,例如丛林象、野牛和黑猩猩等.当然,最珍贵的动物还要算那些数目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了.
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尽管象牙犀牛角等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但是黑市交易仍然热火朝天,在也门就有专门的犀牛角市场,在那里以犀牛角制成手柄的匕首是众多买家和卖家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象征.
2、白鳍豚: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
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另外,1980年曾捕获一头雄性白鳍豚,饲养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取名“淇淇”,是世界上惟一的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原希望能有雌性的个体与其配对繁殖,但所饲养的一头雌性白暨豚,不多久就死去,至今一直未能如愿,2002年7月14日“淇淇”因年老去世“.去世前,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年龄约25岁.白暨豚的保护成为我国当前濒危野生动物抢救的大问题.
我国尽管对大熊猫的克隆研究已经起步,但对于同被列入中国三大濒危动物之一、享有“水中大熊猫”美誉的白暨豚而言,克隆尚存在诸多技术性困难.
3、苏门答腊虎:
生活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苏门答腊虎,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虎种之一.它们世代居住在岛上的雨林之中.早在上世纪初,苏门答腊虎的家族曾一度非常兴旺.然而,在人类的肆意捕杀下,苏门答腊虎的数量急剧减少.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最新的调查显示,自1998年到2002年间,每年至少有50只苏门答腊虎死于偷猎者的枪下,而在一份1999年所做的统计显示,当时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境内的苏门答腊虎仅有400到500只.
世界动物基金会的官员表示,印尼目前这种大规模的偷猎行为,是由于其国内市场需求所造成的.在印尼的市场上,苏门答腊虎的虎皮就是许多不法商人谋取高额利润的摇钱树,一张完整的虎皮可以卖到两千美元.
而雨林栖息地的消失,也同样威胁着苏门答腊虎的生存.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按照目前的状况,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保护区将在2005年全部消失.尽管如此,世界几家最大的造纸商仍在以每月上千公顷的速度吞噬着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
一边是愈演愈烈的非法捕猎,另一边则是日益缩小的生活空间,面对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怎能让人们不为苏门答腊虎的命运而担心?于是,有人想起了巴厘虎和爪哇虎,这两种已经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灭绝的亚洲虎.
苏门答腊虎的命运已经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大会上,专家们纷纷呼吁要加大对苏门答腊虎的保护力度,打击非法捕猎,保护正在走向灭绝边缘的苏门答腊虎.毕竟苏门答腊虎不仅是印尼的财富,也是全世界的财富.
4.僧海豹:
世界上曾有许多种海豹,它们是鳍足目海兽中最大的一个家庭.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海豹家族日渐萎缩,现在只剩下19种了.就在20世纪中期以前,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诸多岛屿上还生活着一种僧海豹.
加勒比海僧海豹要比普通海豹略大些,体长在2.6~2.8米,平均体重可达400千克.它身上没有普通海豹那样的斑点,为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线颜色很深,吻部短宽,额部高而圆突.僧海豹与其他海豹一样,没有外耳,可有很好的听觉能力.它还有一对敏锐的眼睛,不但能看清水里的东西,也能看清空中的物体.
僧海豹的体型比海狮海象更适宜在水中生活,如它的后肢不能曲向前方,这在水中运动十分重要.还有它的身体外表平滑,几乎成了流线型,非常适合在水中快速游泳、潜水.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再加上水中的灵巧,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种鱼类.而一旦到了陆地上,它的动作就显得十分笨拙、滑稽可笑了.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撑作用,只好缓慢的匍匐爬行.陆地上的笨拙也成了它们日后灭绝的原因之一.
在哺乳期间,僧海豹的警惕性很高,一旦发现危险,会立即将小海豹推下水去,然后自己潜水而逃.如有小海豹被擒,大海豹会不顾自己安危,抢夺小海豹.如果是人抢走小海豹,大海豹就会怒气冲天地向人发动攻击.可是,最终它们也没能逃脱人类的手掌.
引几段话:
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一生都在热带海域中生活的海豹.历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的繁殖,由于人类的狂捕滥杀,今天僧海豹在世界其它地方已难觅其踪,而仅仅在夏威夷群岛北部生存着一个不大的群体.
与一般的喜欢生活在冷水当中的海豹不同,僧海豹喜欢热带温暖的海水.在碧波荡漾的的太平洋中部,有一个碧玉般的小岛,叫尼豪岛,是一个牧场岛,僧海豹主要是在这个岛的沙滩上繁衍生息.这个岛是属于私人的,为了保护岛上的环境,岛的主人一般不允许科研人员上岛考察,所以没有人知道岛上到底有多少僧海豹.
5、奥里诺科鳄鱼:
世界上有4种因滥捕杀和受到环境污染威胁的鳄鱼,其中一种是生活在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鳄鱼.它是美洲最大的鳄鱼,也是委内瑞拉动物中的珍品.多年来委内瑞拉有关单位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处于濒危的奥里诺科鳄鱼,并取得了成效.
1990年由环境部和私人机构发出倡议,制定了保护奥里诺科鳄鱼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