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8月,新政府断然实行废藩置县的改革,在全国废除封建领主制,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府七十二县,府、县知事由中央任命;被罢免的藩知事到首都东京定居,以便控制其活动.“废藩置县”剥夺了藩主的权力,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初步加强了天皇新政府的中央集权,并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维新运动中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使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材料二 废藩置县后,新政府着手改革等级身份制度,旧藩主和旧公卿改称“华族”,仅次于皇族;幕府直属的家臣、各藩的藩士及一般的武士改称“士族,’;农、工、商和僧侣、神官改称“平民”.新政策允许华族、士族和平民之间自由通婚,允许人们有就业和居住的自由,在兵役、纳税方面完全平等,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后来,新政府又剥夺了武士垄断军职、佩带刀剑的特权,通过赎买方式,取消武士的俸禄制度.曾经是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的武士阶层彻底瓦解并发生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另一部分则成为普通的劳动者.
(1)依据材料一,简要回答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什么措施废除了封建领主制?该措施的实施有哪些进步作用?
(2)材料二中的“四民平等”指的是哪四民?“四民平等”政策的实施使武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