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来考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一,农业生产工具:1,木石器:夏商西周使用木制的耒耜,石刀,蚌镰等.2,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西汉普遍使用,秦汉传到岭南,西域.3,犁耕法:春秋出现牛耕,战国推广,西汉普遍使用耦犁,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发明曲辕犁.4,灌溉排水工具:三国马钧发明翻车;唐朝出现筒车.▲(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是手工业工具)5,播种工具:西汉使用耧车二,水利:1,先秦:夏朝已经有原始水利;春秋时已经有邗沟;战国有都江堰,郑国渠.2,汉:西汉六辅渠,白渠,文帝,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3,三国:魏在淮河流域兴修许多水利工程,蜀维护都江堰;4,五代十国:吴越修筑钱塘江海塘;5,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开灌渠.▲(秦的灵渠;隋,元的大运河以航运为主)三,农作物:母系氏族:半坡种植粟,菜,麻;河姆渡种植水稻.商朝:黍,稷,麦,稻,桑,麻;西周包括了后世大部分作物.秦汉:西域传入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南朝:小麦种植开始推广,水稻栽培技术提高.唐朝:吐蕃种植青稞,小麦,荞麦,豌豆,蔬菜种子传入西藏.北宋:粟,麦,黍,豆从淮北传到江南,两广;越南传入占城稻从福建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茶树在福建和长江中下游广植南宋:太湖流域盛产稻米;棉花种植从闽粤扩展到江淮.明朝:江南双季稻,岭南三季稻;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传入我国;桑,麻,棉广泛种植,棉布成为人民主要衣料.四,畜牧业:母系氏族:半坡:猪,狗,牛,羊,鸡;河姆渡:猪,狗,水牛.商朝:猪,狗,牛,羊,马北魏:《齐民要术》介绍禽,畜和鱼类饲养.唐朝:吐蕃饲养牦牛,马,猪,独峰驼;靺鞨放牧猪群五,耕地,粮食,人口隋唐:大量垦荒,粮食布帛增多,人口增长,唐玄宗时是太宗时的近3倍.清初100多年里,耕地增40%以上,人口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