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长亭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多用来表示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8-28 23:39:13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长亭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多用来表示什么?

胡柏青回答:
  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如《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   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十里长亭一词出自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了诗词长短及韵律的需要,又往往简称长亭.长亭、杨柳、美酒、南浦等字眼在古人送别诗词中是经常出现的,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都是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字符号.“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乃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江淹《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浦遂为送别之地.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中也有“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之句,饮酒亦为送行时常见场面.而柳永在《雨霖铃》中描写的送别场面,则即有长亭,也有杨柳,还有美酒,实为送别诗词之佳作名篇.
最新更新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