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隔夜熟肉中因亚硝酸钠(NaNO2)含量严重超标而不能食用的说法,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查阅资料
NaNO2有毒,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NaNO2溶液显碱性,肉类在放置过程中,NaNO3逐渐转化为NaNO2,国家规定肉制品中NaNO2含量不能超过30mg/kg.
活动二:鉴别NaNO2与食盐
(1)NaNO2与食盐的外观相似,易被当成食盐误用,分析以下两种鉴别方法:
①能否各取少许固体用舌头品尝?___.
②用稀硫酸、淀粉和KI溶液鉴别,溶液变蓝的是NaNO2具有___性.
活动三:探究NaNO3与NaNO2的相互转化
(2)制取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的装置示意图:
已知:2NO2+2NaOH═NaNO2+NaNO3+H2O
①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水___(选填“能“或“不能”)作为装置Ⅱ中的试剂,理由是___.
③装置Ⅲ中反应完全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
(3)将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露置于空气,隔夜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则溶液中NaNO2的含量___(选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原因可能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