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书——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古代文字开始以象形字居多,逐渐演化,多了一些掺有会意、形声等,汉字大大丰富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古代汉字发展成书法的艺术的原因:
1、书法工具的完善:刀刻竹、木、金属、石,到笔的发明,东汉出现了纸,再就是能久存不褪色的墨,使文字书写更为便利和普及,每次进步都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对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产生巨大的推力.
2、皇族、官方、士大夫、地主、民间等各阶层,对于汉字的应用都有不同的推动影响作用,出现了众多“明星”般人物进行垂范,世人争相效仿.
3、佛道、诸子等的传播,对宗族祖先的崇拜,都需要有汉字书写具有的艺术性来更好的触动人心,也大大发展了书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