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___(填序号),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a.逐渐增大并≥7 b.逐渐减小并≤7 c.始终不变并等于7
方案二: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反应.某同学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红色墨水向右移动.有的同学提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他的理由是:
①___;
②___.
方案三: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再滴加稀盐酸,若红色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如图(2),溶液变成了红色,但是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为此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常用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变红.
【提出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的缘故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
【讨论分析】
(1)甲同学提出猜想后,很快被小组同学否定了,其理由是___.
(2)经过思考,大家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能够证明乙同学的猜想不成立的实验操作和现象为___.
【实验设计】
(3)为验证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表中内容.
①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某氢氧化钠溶液 | ___ | 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又消失.
②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然后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___ |
方案1: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取少量并滴加2滴酚酞溶液. | 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___. |
方案2:___. | 出现红色且不褪去,结论同上 |
(5)若将质量分数为10%和2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质量混合,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
A.10% B.15% C.20% 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