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贞观政要》材料二:(
更新时间: 2025-08-19 09:04:42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贞观政要》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一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宰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此处谓不相上下,相互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唐太宗时,中书、门下的职责与地位怎样?据材料一,说明唐太宗对它们的要求。

(2)材料二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以唐朝中后期的史实为例,评议朱元璋的上述观点。

(3)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相同目的,以及他们的不同做法与各自的社会背景。

(4)专制集权不断加强有什么作用?

胡英回答:
  (1)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与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旨意不当,中书、门下应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这是贞观之治的特点之一;唐太宗敢于纳谏,知人善任。   (2)明太祖认为,秦、汉、唐、宋设宰相,是其灭亡、政治紊乱的重要原因;明朝废丞相制度能维护社会安定。唐玄宗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政治腐朽,但这并不是丞相制度造成的,专权乱政的根本原因是皇权至上的封建政治制度。朱元璋的上述言论只是为加强专制制度寻求理论依据。   (3)相同目的:维护与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划分三省职权,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处于繁盛时期。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已逐渐由盛而衰。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在封建社会渐趋衰落之时,它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最新更新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